智学网咨询工程师考试频道为大伙收拾的历年考试试题,供大伙学习参考。
1、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以人为本作为科学进步观的核心,需要一直把达成好、维护好、进步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所有工作的( )。
A.最重要任务
B.中心任务
C.出发点和落脚点
D.衡量标准和决策依据
2.统筹人与自然和谐进步,需要处置好( )的关系。
A.加速工业化、城镇化与资源借助
B.加速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C.速度、水平和效益
D.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借助、生态环境保护
3.科技、人才和教育,三者在建设革新型国家里的地位可以表述为( )。
A.科技是重点,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B.科技是核心,人才是重点,教育是基础
C.科技是核心,人才是基础,教育是重点
D.科技是基础,人才是核心,教育是重点
4.关于改革、进步、稳定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改革是首要条件,进步是动力,稳定是目的
B.改革是动力,进步是基础,稳定是条件
C.改革是动力,进步是目的,稳定是首要条件
D.改革是条件,进步是目的,稳定是基础
5.在衡量一个国家产出水平的很多指标中,现在最通行的指标是( )。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
C.工农业总产值
D.国民收入
6.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 )的比率。
A.总人口
B.总成年人口
C.总劳动力人口
D.总适龄人口
7.按生产法统计GDP,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区域( )进行加总。
A.所有常住单位肯定时期内的营业收入
B.所有常住单位肯定时期内的增加值
C.所有个人和部门在肯定时期内购买最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D.所有生产要点的收入
8.衡量经济体所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阶格变动的指数是( )。
A.消费物价指数(安装成本)
B.GDP平减指数
C.生产价格指数(PPI)
D.核心价格指数
9.根据最后作用与功效,总供给可分为( )。
A.商品供给和服务供给
B.消费品供给和投资品供给
C.国内供给和海外供给
D.潜在供给和真实供给
10.公共物品的特点是( )。
A.非排他性和角逐性
B.非排他性和非角逐性
C.排他性和非角逐性
D.排他性和角逐性
16.依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代建制”的适用范围是( )。
A.国有单位投资项目
B.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
C.企业用政府补助、转贷、贴息投资建发的项目
D.人型企业集团投资建设项目
17.财政政策上具不包含( )。
A.税收
B.公共支出
C.国债回购
D.公债发行
18.达成紧缩性财政政策目的的方法主如果( )。
A.减税、增加财政支出
B.增税、降低财政支出
C.增税、增加财政支出
D.减税、降低财政支出
19.在增值税种类中,允许纳税人从计税依据中将外购固定资产价款全部扣除的是( )增值税。
A.生产型
B.收入型
C.消费型
D.分配型
20.国内成品油消费税实行的是( )。
A.比率税率
B.定额税率
C.累进税率
D.累退税率
21.国内对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进步的产业和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打折。(建 设工 程教育网整理)其中,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A.25%
B.20%
C.15%
D.10%
22.防止国际重复征税的基本办法是免税法和( )。
A.退税法
B.抵免法
C.折让法
D.递延法
23.同业拆借市场是指( )之间的短期资金调剂市场。
A.相同种类企业
B.商业银行
C.金融机构
D.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24.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是( )市场。
A.债券
B.场内买卖
C.场外买卖
D.期货
25.期货买卖的对象是( )。
A.产品
B.掉期合约
C.标准化合约
D.远期合约
26.关于国内货币政策最后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维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达成国际收入支出平衡
B.维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C.维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金融市场稳定
D.维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达成物价稳定
27.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含( )。
A.存款筹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
B.存款筹备金、再贴现和银行备付金
C.再贴现、银行备付金和公开市场业务
D.银行备付金、信用配额和存款筹备金
28.关于国内再贴现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再贴现的期限最长低于四个月
B.再贴现是金融机构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以贴现的方法向中国人民银行出售票据的行为
C.再贴现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拟定、发布和调整
D.再贴现利率减少,意味着国家判断市场过热,有紧缩意向
29.国内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规划根据法定程序由立法机关审议批准,具备( )。
A.法令性
B.指令性
C.指导性
D.强制性
30.国内地区规划是以( )为对绿编制的规划。
A.特定行政地区范围内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
B.特定流域范围内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
C.跨行政区的特定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
D.特定范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
31.国内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规划按行政层次分为( )。
A.规划、部委级规划、行业规划
B.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地区规划
C.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规划、地(市)级规划
D.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规划、市县级规划
32.国内规定,各级各类规划之间要保证衔接,有关政府部门应在收到规划草案之同起( )个工作日内反馈衔接建议。
A.10
B.20
C.30
D.60
33.国内“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量化指标分为( )两类。
A.指导性和指令性
B.预期性和约束性
C.预期性和指导性
D.导向性和强制性
34.保险有哪些用途是( )。
A.转移风险
B.预防风险
C.对冲风险
D.降低风险
35.“十一五”时期是国内全方位建设( )的关键时刻,具备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A.和谐社会
B.小康社会
C.富裕社会
D.民主社会
36.“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国内石化工业布局调整的方向是( )。
A.专业化、集约化、接近材料地
B.综合化、集中化、接近消费地
C.大型化、综合化、外向化
D.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
37.依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国内东部区域率先进步的任务包含( )。
A.加快钢铁、化工等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
B.打造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C.大力进步特点产业
D.优化进步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